行业资讯

您正在访问工业互联网行业应用平台,工业互联网标识前缀:

88.118.89520 前往国家顶级节点服务平台查询

数智筑盾:中盾科技赋能农业气候韧性新实践

发布日期:2025-10-11

在全球气候变化与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农业数字化智能技术正通过全新的生产力形式,推动构建有效的气候风险应对体系。烟台中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深耕数字农业领域多年,通过“硬件+软件+服务”的全链条解决方案,将气象预警、土壤监测与智能调控等技术转化为增强农业应对气候风险能力的支撑工具,持续彰显科技助力农业发展的成效。

平台图3.jpg


一、感知层的进步:夯实气候预警的“第一道防线”

在传统农业中,面对极端气候时往往因缺乏预测手段而被动受限。中盾科技凭借智能感知网络实现了灾害风险的提前识别与干预能力。开发的农业气象综合监测站全天候采集温度、湿度、风速等多项数据,结合土壤墒情监测站采集的水分、酸碱度等土壤信息,构建出覆盖“天空—地面—土壤”的三维监测体系。

通过低功耗物联网模块的应用,即便是在丘陵、滨海等复杂地形条件下,也能保证数据传输的准确率超99%,实现偏远农田的信息实时回传。一旦监测到土壤湿度不足或台风、霜冻等灾害预期,系统会通过手机应用向农户推送预警信息,指导其开展灌溉、保墒或防护措施。

二、数据层的推动:解决农作物病虫害问题

在烟台的一处蔬菜种植基地,中盾科技的智能虫情监测设备通过2000万像素的摄像头与先进的人工智能算法,能够精准地识别超过100种害虫,识别准确率达到85%以上。同时,通过结合气象数据,系统能够提前7-10天提供病虫害预警,预警准确率超过90%。这种技术不仅降低了农药的使用量,还帮助农户筛选出适应当地高温高湿气候的病害抗性强的品种,从而实现亩均产量的15%增长。

三、管理层的升级:构建气候应对的“智慧协同中心”

要提升农业应对气候风险的能力,系统化的生产管理模式变革至关重要。中盾科技以农业大数据平台为核心,设计了一个从“监测、预警、调控到评估”全流程闭环的管理体系,引导农业逐步由凭经验种植向基于数据决策转变。在数字农场的解决方案中,平台融合了高标准农田档案、作物生长周期与气象预警数据,通过数字孪生技术呈现可视化的管理界面,真正实现了“一张图”统筹管理。

在烟台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应用中,这种管理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果。例如,在项目筹备阶段,通过数据比对将选址周期缩短了30%;在生产过程中,智能水肥一体机根据实时监测数据自动调节灌溉和施肥量,水肥的浪费率减少了30%以上;遇到灾害时,设备通过自主故障上报和“随手拍”等功能构建了全民参与的管理网络,使灾害响应速度提高了50%。此外,为了降低技术应用门槛,公司设立24小时售后服务团队,通过现场调试和线上教学等方法,让高龄农户也能熟练操作智能设备,确保技术红利能够真正惠及农田。

 

从烟台的玉米田到胶东的蔬菜大棚,中盾科技的成功实践展现了农业数字化智能技术的潜力。这不仅是一场工具的革新,更是对农业气候韧性体系的全方位重塑。在与中国联通和浪潮集团的协作下,公司致力于将烟台模式推向更广阔的应用场景。